穿墙透壁: 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

穿墙透壁: 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

Author
李乾朗
Publisher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Language
Chinese
Year
2009
Page
414
ISBN
9787563390939
File Type
pdf
File Size
55.2 MiB

《穿墙透壁: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为作者二十年来中国古建筑考察的心得总结。涵盖神灵殿堂、帝王国度、众生居所三个主要面向、十六大类建筑,深入探索五十一座经典个案。时间由秦汉以迄明清,空间遍布中华大地。无论是尺度宏大的宫殿寺院、因地制宜的民居,或是亭台水榭著名园林,还有体现藏传佛教精神的喇嘛寺、具有伊斯兰风格的清真寺唤拜塔等,作者皆以*能彰显各个古建筑特色的剖视彩图,加上实景摄影图像与特色导览,引领读者进入时光隧道,甚至穿墙破壁,领略古代匠师高超的工艺技术,体验每一座古建筑令人惊艳的空间美感。在经典个案之后,另有同类型其他实例的介绍与比较;而“延伸议题”则以简练的文字、精细的手绘线图与大量的摄影图片,归纳整理中国古建筑之基本欣赏知识。最后并附中国古建筑常见术语词解。《穿墙透壁: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由林洙、杉浦康平、汉宝德、李祖原、黄永松、蒋勋、黄永洪、登琨艳共同推荐。书中有神灵殿堂:佛寺·佛塔·石窟·喇嘛寺·道观·清真寺;帝王国度:城郭·宫殿·皇家苑囿·礼制建筑·陵墓;众生居所:城市·民居·书院·私家园林·桥梁。延伸议题栋架栋架也称为梁架或屋架。中国建筑的栋架历经几千年演进,与西洋明显不同的是,大体上不朝三角形桁架发展。矩形屋架虽然刚性不足,但反而得到弹性抗震的优点。唐代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使用的“大叉手”及“托脚”,具有局部的斜撑作用:不过宋代之后,几乎不用“叉手”了。宋《营造法式》称栋架为“草架”,设计图则称为“草架侧样”。栋架是梁柱与斗拱结合的产物,但柱位占相当关键性的角色,因此《营造法式》特别用“几架椽屋用几柱”来描述一组屋架。草架的规模用“四架椽屋”、“六架椽屋”、“八架椽屋”或“十架椽屋”等来命名,同时也指出用三柱、四柱、五柱或六柱。当室内空间有特殊需求时,则施“减柱”或“移柱”。山西洪洞广胜下寺出现减柱法,而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即施移柱法,方能容纳藏经转轮。栋架的细节很多,除了叉手外,“侏儒柱”[瓜柱,福建称瓜筒]、“虹梁”[月梁]、拉系左右屋架的“攀问”以及“卷棚”,中国南北各地皆不同,反映了地域特色。例如云南丽江纳西族木匠用横木重叠代替侏儒柱,有如罗汉枋或井干构,为他处所未见。中国南方则仍保存许多古老木构遗制,喜用虹梁,向上弯曲的虹梁具预力效果,俗称“粗梁细柱”,将构造的特色融人建筑空间美感之中。……序导论神灵的殿堂帝王的国度众生的居所中国建筑术语词解主要参考书目后记乾朗不仅受过深入的建筑学专业训练,近二十年来更走遍了大江南北,对中国古建筑有了亲身的领会和体验,因而他才有可能将中国古建筑中*经典的作品挑选出来介绍给读者。本书又不同于一般的读物,乾朗每调查一处古建筑时都是用全身心去体察的,书中的数十幅图画即是作者的心血之作,因此他可让读者用眼睛走进古建筑,而这正是本书的*大特色。——林洙,《大匠的困惑:建筑师梁思成》作者本书视点上的*大特色是,巧妙地将外观与内部的透视图呈现在同一画面上。借由这个手法,把从外观无法推测、惊异未知的内部景象描绘出来,仿佛是精密的人体解剖图的透视方式,让读者得以正确了解。这是一部古建筑巡礼不可欠缺、重要而珍贵的著作。——杉浦康平,国际知名设计大师这可能是中国古建筑著作中,表达*清楚

show more...

How to Download?!!!

Just click on START button on Telegram Bot

Free Download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