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项对近代中国女子教育议题论争及其变迁的研究. 近代中国女子是否应该接受教育、应该接受何种教育以及如何接受教育是本书要叙述与讨论的主要议题. 在此基础上, 本书试图讨论近代中国的国家政权建设与女子教育议题论争的关系, 从而将女子教育的小历史与国家转型的大历史勾连起来. 关于女子应否接受教育是一个前置性的论争议题, 最早于1896年由维新派发起. 他们从兴女学可以强国保种的目的出发, 认为女子应该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 而保守派基于中国传统女子教育的观念, 认为女子不应该接受学校教育, 由此而展开论争. 这一议题的论争结果是维 新派暂时胜出, 其标志是清廷学部于1907年3月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 正式将女子教育纳入官方的教育管理体制中. 女子应接受何种教育 (即女子教育宗旨是什么) 这一议题, 是近代中国知识界探讨女子教育的核心议题. 在维新前后至新文化运动以前, 近代中国女子教育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关于女子教育宗旨的大论争, 论争主要围绕贤母良妻与女国民而展开. 自新文化运动开始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 第二次较大的女子教育宗旨论争再次出现. 这一时期主要导因于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启蒙的效应, 贤母良妻的教育宗旨作为传统教育理念遭到了无情的批判与驳斥, 代之而起的则是初步具有女权主义色彩的男女平等教育宗旨, 这一宗旨主张要将女子培养成与男子一样的具有健全独立人格的人. 第三次较大的论争则出现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 主要围绕母性主义与男女平等教育宗旨而展开.
show more...Just click on START button on Telegram Bot